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穴位埋线治疗肾虚肝郁证围绝经期轻度抑郁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肾虚肝郁证围绝经期轻度抑郁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主要作用的靶症状群.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23例)和针刺组(22例),埋线组取肾俞、肝俞、心俞、脾俞等穴进行埋线,每周1次;针刺组取埋线组相同穴位常规针刺,隔日1次,均以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第12周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Kupperman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
作者:孙占玲;金亚蓓;项洪艳;刘芳 刊期: 2015- 05
-
董氏奇穴配合骨盆调整治疗顽固性跟痛症21例
顽固性跟痛症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跟腱及其附着处和足跟部的疼痛症状,经传统针灸、封闭等治疗效果欠佳,仍有足跟痛.临床中发现跟痛症的患者往往有双下肢假性不等长,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董氏奇穴配合骨盆调整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宇;赵启;鲍铁周 刊期: 2015- 05
-
透刺法为主治疗眼睑下垂32例
笔者自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以透刺法治疗眼睑下垂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均为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小32岁,大81岁;病程短1个月,长3年;病在单侧24例(左侧10例,右侧14例),双侧8例.神经科、眼科检查排除其他器质疾病,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导致的眼睑下垂.......
作者:李成;马新建 刊期: 2015- 05
-
睛明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视力障碍26例
脑性瘫痪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可以伴随癫痫、智力障碍、听视力障碍等.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患儿与外界接触交流,影响其智力发育及综合康复进程.笔者近年来采用睛明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伴视力障碍患儿2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患儿均为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瘫康复中心(河南省脑瘫康复医院)的住院病人,所有病例均为双侧视力障碍.......
作者:韩东伟;宋丽娟 刊期: 2015- 05
-
循经对应手部取穴法治疗肩周炎50例
笔者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采用循经对应手部取穴法治疗肩周炎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均为汉中市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患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肩周炎诊断标准纳入,其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小43岁,大63岁,平均(51±6)岁;病程短6天,长3年半,平均(5.4±1.6)周;单侧发病43例(右侧29例,左侧14例),双侧发病7......
作者:代朴丁 刊期: 2015- 05
-
从有效刺激强度谈中风偏瘫的体针治疗
体针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针刺治疗方法.然而有些病人病情改善速度很快,有些病人改善不明显.同样是体针治疗,疗效差异的本质在哪里,是穴位、是手法、还是针刺强度?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困扰对中风偏瘫的治疗.笔者从有效刺激强度的角度,提出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刺激强度理论,认为体针是通过对神经通路的有效刺激来达到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只有达到有效刺激强度才能对中风偏瘫起效.......
作者:覃光辉 刊期: 2015- 05
-
电针结合天麻多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巢蛋白和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天麻多糖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继发丘脑损害的神经再生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天麻多糖组和电针+天麻多糖组,每组8只.以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2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和左侧“足三里”穴治疗,30min/次,每天1次,共14d;天麻多糖组给予天麻多糖(100mg/kg)灌胃治疗14d,每天1......
作者:李怀斌;吴锋;缪化春;丁见;赵健;熊克仁 刊期: 2015- 05
-
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以14例PTS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神醒脑”针法,即以百会、神庭为主穴,四神聪、风池为配穴进行针灸治疗.针刺得气后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每次治疗30min,每周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结束时,对PTSD患者PTSD临床监测量表(clinicianadministeredPTSDscale,CA......
作者:郑成强;谭凌霄;周天秀;张虹 刊期: 2015- 05
-
秩边透水道为主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秩边透水道为主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选取秩边透水道为主穴,并随证配穴,采用长175mm的芒针与矢状面呈20°夹角的方向刺入秩边穴,进针深度100~115mm,透达水道穴,使针感直达病所;对照组与观察组取穴相同予以常规针刺法.两组患者均不分月经前后及经期与否,连续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
作者:郝重耀;张天生;齐江敏;冀来喜 刊期: 2015- 05
-
试论针刺治疗量
针刺治疗量概指针刺治疗过程中针刺作用量的总合,从刺数的多少、针具粗细、针刺深浅、手法轻重、留针时间等形成针刺治疗量的要素入手,结合笔者针灸教学及临床经验,认为针刺治疗量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适度的针刺治疗量是提高针刺疗效、保证针刺安全的关键因素.常规治疗量的基本原则是得气和适度,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确定留针时间、治疗次数和针灸疗程.......
作者:吴松;梁凤霞;王华;李佳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电针承山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对比观察
- 2 不同取穴治疗肩周炎疗效对比
- 3 电针治疗脑梗死后记忆障碍的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 4 梅花针加艾灸治疗哮喘120例
- 5 针刺夹脊为主治疗小儿脑瘫354例疗效观察
- 6 针灸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初探
- 7 专病笔谈--中风病(6)
- 8 对当前针灸临床工作发展的管见
- 9 中药温针灸合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 10 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
- 11 顽固性面瘫案二则
- 12 针刺配合砭石感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
- 13 针灸配合中药补肾益督治疗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43例
- 14 经皮神经电刺激内关、足三里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15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0例
- 16 电针促妊娠晚期大鼠子宫颈成熟的实验研究
- 17 傍晚发笑案
- 18 靳三针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 19 深轻刺加电针治疗眼球运动神经麻痹78例
- 20 针灸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