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浮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药物组各60例,浮针组采用浮针疗法远取三阴交穴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结果:浮针组与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5.0%;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以浮针组更好(P<0.001);浮针组起效时间快3分钟,明显快于药物组的30分......
作者:职良喜 刊期: 2007- 01
-
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后溪穴与药物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0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组,每组150例.电针组电针后溪穴,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药物组用莫比可治疗,每日口服1次,每次7.5mg.两组分别在治疗7天和1个月后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评定.结果:近期疗效比较,电针组有效率为97.3%,药物组有效率为89.2%,二者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远期疗效比较,电针组有......
作者:吴耀持;张必萌;汪崇淼;张峻峰;邵萍;刘桂珍 刊期: 2007- 01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组(电针穴注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及口服西药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尿酸的含量.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穴注组镇痛效果及降血尿酸效果均优于西药组(均P<0.01).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
作者:邹燃;张红星;张唐法;徐芸 刊期: 2007- 01
-
针刺并高压氧改善脑梗死平衡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高压氧的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以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为标准观察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并且运动功能提高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
作者:邢军;王艳君;李玉然 刊期: 2007- 01
-
初发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220例初发脑卒中住院患者,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评定其抑郁程度,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二者相关性,同时分析卒中部位及病程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结论: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与抑郁症的轻重程度成正相关,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卒中部位位置无关,左利手患者右半球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于左半球患者.......
作者:赵红;王春毅;赵文莉 刊期: 2007- 01
-
温和灸结合拔罐对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作用.方法:将体操运动员30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人.大强度运动后,治疗组采用温和灸加拔罐治疗,对照组休息30分钟,观察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和周期性大强度训练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停止训练16小时后,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或周期性大强度训练引起的升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为227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U/L(P<0.05......
作者:孙德利;张阿宝;徐明;李之俊;朱训生;张琰;陈大隆;蒋和鑫;宋毅;郝旺身 刊期: 2007- 01
-
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32例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03年2月-2006年6月采用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32例,报道如下.......
作者:粟胜勇;邓柏颖;张毅 刊期: 2007- 01
-
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73例
1临床资料全部患者为我科1999年7月-2005年10月以来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男45例,女28例;年龄小12岁,大69岁;病程短3个月,长11年.全部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病诊断要点:有典型的哮喘症状,发作时胸廓饱满隆起,呈桶状胸,肺部满布哮鸣音及干啰音,伴有支气管炎或继发感染时,可闻及湿性啰音,血嗜酸性粒细胞通常增多,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也增加.X线检查仅见两肺纹理增粗或透亮度增加.......
作者:陈具堂 刊期: 2007- 01
-
针刺配合食疗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75例
1998-2003年笔者运用针刺配合食疗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75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作者:周国赢 刊期: 2007- 01
-
主动结痂法为主治疗带状疱疹68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一般数日后水疱可混浊化脓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后干燥结痂.全病程约需2~4周.笔者近3年运用主动结痂法为主治疗68例,即使用梅花针打破水疱泄热排毒的同时,以人为之血痂替代自然之浆痂,并结合艾灸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亚光;赵建春;袁慧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颤证案
- 2 指针承山穴区治疗急性腰扭伤86例
- 3 针刺方向与针刺镇痛
- 4 针刺内关穴对大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低频振幅的影响
- 5 “养心通督”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58例
- 6 腹部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47例
- 7 针灸分期治疗小儿面瘫98例
- 8 电针百会印堂穴在精神科的应用
- 9 火针治疗浅表肿物290例
- 10 李志道教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
- 11 火针治疗跟后滑囊炎
- 12 温灸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观察
- 13 “阿是”本义与“阿是穴”由来
- 14 针刺对快速老化模型鼠脑中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整作用
- 15 耳穴贴压治疗鼻衄800例
- 16 临床试验中针刺方案充分性评价:现状与建议
- 17 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
- 18 刃针疗法(12)--刃针疗法治疗内脏性牵涉痛和皮科疾患
- 19 针刀与针灸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20 针刺膀胱三角区治疗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