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针灸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针灸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刺血疗法治疗慢性干咳40例

    慢性干咳的临床表现通常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痰细菌培养、颈部及肺部体格检查,以及CT、支气管镜等检查未见异常,同时排除呼吸道炎性反应、肿瘤、结核等器质性疾病,又称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笔者采用刺血疗法治疗本病4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慢性咳嗽患者均来自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的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小10岁,大72岁;......

    作者:丛艳;蔡亮亮 刊期: 2013- 03

  • 任、督脉配穴为主针刺治疗乙脑后遗症24例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多数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少数重症患儿因脑组织病变较重而恢复较慢,有的不能恢复而留有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及生活.笔者自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乙脑后遗症患儿24例,采用以任督脉配穴为主针刺治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4......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3- 03

  • 腰夹脊穴深刺配合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20~50岁.笔者从2010年至2012年运用腰夹脊穴深刺配合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小30岁,大60岁,其中30~40岁11例,41~55岁42例,56~60岁5例;病程短7天,长5年;有腰部外伤史16例.58例患者全部经CT检查确诊.......

    作者:饶筱荣;马迎春 刊期: 2013- 03

  • 刺络拔罐结合温针灸治疗髂骨致密性骨炎30例

    髂骨致密性骨炎大多数发生于中年女性,尤其多见于产后,以经常站立、体力劳动妇女多见,常有复发性下腰痛,尤以行走、站立及负重时明显加重,是以骨质硬化为特点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灶常局限于骶髂关节髂骨侧,故亦称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笔者采用刺络拔罐结合温针灸治疗本病30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均来自2000年3月至2010年5月我院中医门诊,其中男6例,女24例;年龄小20岁,大65岁,平均(36......

    作者:尤亚芳 刊期: 2013- 03

  • 齐刺加拔罐出血治疗项背肌筋膜炎38例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用齐刺加拔罐出血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38例,并随机设毫针针刺拔罐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校医院门诊及出诊治疗的患者,根据症状、体征均符合项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8~69岁;病程7个月~21年;轻度者(局部疼痛、压痛及功能受限较轻)7例,中......

    作者:郭之平 刊期: 2013- 03

  • 针刺防治酒客病初探

    酒客病是指嗜酒及过度饮酒的人,因长期体质湿热蕴结,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伴随症状,如胃热上行而出现心中懊恼而热或热痛、时欲吐,若痞塞中焦则不能食、腹满腹胀、头痛、发热、汗出、呕吐.常见烦躁易怒、口苦口臭、恶心不欲食、腹胀呕吐、休息不能缓解的颈肩腰腿酸痛、大便质黏、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弦等.笔者认为酒客病主要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司,肝胆疏泄不利,胆腑郁热熏蒸,并运用治未病理论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

    作者:郑霖勃;陈群 刊期: 2013- 03

  • 不同方向循经走罐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顺经和逆经循经走罐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方法:使用JLG-2型经络罐通仪对膀胱经背部段进行顺经或逆经单方向走罐20次.拔罐器为内径44mm的砭石罐,负压范围为-0.03~-0.04MPa.使用PeriScanPIMⅡ型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观察走罐上下循经皮肤及对侧膀胱经同等区域的皮肤血流量变化.测量走罐前、走罐后即刻和走罐后10min的血流量.对14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测试,将测量区域分为......

    作者:田宇瑛;王广军;黄涛;贾术永;张宇沁;张维波 刊期: 2013- 03

  • 生理状态下针刺“合谷”穴区对恒河猴面口部肌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运用神经肌电检测技术观察生理状态下针刺恒河猴“合谷”穴区与面口部肌肉运动的特异性联系.方法:将18只恒河猴随机分为合谷穴区组、后溪穴区组、外关穴区组,每组6只.在生理状态下检测针刺不同穴区前后面口部额肌、颧肌及口轮匝肌的肌电活动,比较研究针刺不同穴区对面口部肌电的影响.结果:针刺“合谷”穴使额肌肌电的潜伏期降低(P<0.01),峰峰值、面积增高(P<0.05,P<0.01);颧肌肌电的面积增......

    作者:陈婷;蔡定均;周奇志;王兴丽;杨涵棋;杨露晨;刘旭光 刊期: 2013- 03

  • 隔姜泥重灸法的临证应用

    探讨隔姜泥“重灸”法的施术操作、应用范围和治病特色.对传统隔姜灸法进行改良,将生姜捣碎成泥敷于穴位,同时点燃2~3支艾条,进行30~60min的长时间灸治.隔姜泥“重灸”法对内脏失调、经带产后、增生疖肿、骨节肌肉病等多种病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隔姜灸法.表明隔姜泥重灸通行气血、温经散寒、温煦阳气、调理脏腑功效卓著,可使生姜的药力作用借助灸火热力充分渗透到穴位深部,并且温热均衡易控,刺激强烈持续.......

    作者:朱现民 刊期: 2013- 03

  • 撬拨刺法探幽

    对传统针刺手法中不同于提插、捻转的手法进行分析,并结合针刀治疗方法分析其操作方法和治疗作用.认为传统针刺手法中存在一类以撬拨为主要操作的刺法,这类刺法具有软组织松解和催气行气两方面作用.现代针灸针弹性良好容易弯曲,难以发挥撬拨刺法应有的作用,而针刀和拨针等刚度较高不易弯曲的针具可以有效完成撬拨刺法.......

    作者:张义;郭长青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