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45℃艾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ox-LDL、NO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38℃、45℃)艾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45℃艾灸调脂效应及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的相关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38℃艾灸组和45℃艾灸组,每组15只.正常组不予处理;其余3组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8周,造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不予处理,38℃艾灸组和45℃......
作者:苏方方;高建芸;王桂英;陈若暘;王耀帅;张会芳 刊期: 2019- 02
-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修复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影响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受损血管内皮结构的修复以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sderivedfactor1,SDF-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5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与隔药饼灸组,每组15只,正常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采用高胆固醇饲养法喂养12周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隔药饼灸组与直接灸组选取两组穴位:“巨阙”“天枢”“丰隆”穴;“心俞......
作者:沈菁;刘涛;刘霞;葛君芸;汪厚莲;呙安林;刘迈兰;常小荣 刊期: 2019- 02
-
管氏过梁针法及其腿部取穴规律探析
管氏过梁针法是管正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套特殊针法,对癔症性瘫痪、精神分裂症、狂证、癫证、外伤性截瘫等病具有独特疗效.其刺法具有“深”“透”“动”“应”的特点,而选穴不同于十二经穴,采用深刺法的腧穴均位于腕踝关节及其以下,用透刺方法的腧穴多位于肌肉相对丰厚、有阴阳二条经脉相互对称的部位,强调腧穴横向、纵深的联系与人体气血、阴阳的调整作用.......
作者:汤小荣;黄培冬;王琳;易玮;许能贵;袁乐 刊期: 2019- 02
-
从“气至而有效”谈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
“气至而有效”提示我们针刺取效的美键在于“气至”,而“气至”具有“气至针下”(得气)与“气至病所”的双重含义.气至针下是起点,因此钟下得气的性质及强度与获得疗效密切相关;气至病所是终点,因此经气的运行速度是影响终疗效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探讨以上两方面的含义及其对提高针刺疗效的价值.......
作者:宋婷婷;王军 刊期: 2019- 02
-
针灸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针灸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建库至2018年1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F)、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bsco、ScienceDirect、CochraneLibrary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作者:陈梦阳;谭洁;张泓;邹莹洁;黎帅;郭奎奎;赵东凤 刊期: 2019- 02
-
《黄帝内经》“劫刺”与《太素》“却刺”之辨
从《黄帝内经》篇中的“劫刺”和仁和寺本《太素》篇中的“却刺”之异入手,逐条罗列传世本《黄帝内经》及其历代不同注本、传本、校本中“劫刺”“却刺”之不同.“却”“劫”二字,字形相似,笔者详细分析了导致“却刺”误作“劫刺”的字形演变因素.以此为基础,运用音韵学和训诂学方法,因“卻”与“郤(郄)”二字的上古音完全相同,遵“因声求义”之旨,而将“却刺”释为“郤(郄)刺”,其义当为“隙刺”或“穴刺”解.后,对......
作者:申玮红;周琦;顾漫 刊期: 2019- 02
-
试析新安医家灸法学术特点
新安针灸医家群英荟萃,他们的学术思想促进了灸法理论的发展.王国瑞在临床上针灸并用,补泻兼施,因病施灸,并且配穴独特.汪机提出“灸治疮疡,灸有补泻”“灸瘢阻气,无病忌灸”之说.徐春甫详细阐发用灸理论,涉及广泛,并提倡针灸与药物结合的思想.吴谦提出“背部多灸,兼治多证”“重用奇穴,灸治急症”“灸病火足,气到则愈”的理论.吴亦鼎认为辨证审穴则灸效可期;灸有宜忌,施灸要慎;灸分阴阳,亦分补泻;疮疡宜灸,热......
作者:刘聪颖;王茎;曾永蕾;李悦;辛庆龄;徐伟男 刊期: 2019- 02
-
浅谈“通调三焦”针刺法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探讨“逋调三焦”针刺法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疗效.浅谈三焦与妇科病的病机联系,简析“通调三焦”针刺法理论、选穴方义及操作手法,以“通调三焦”为治则,选取百会、膻中、中脘、天枢、气海、美元、中极、子宫、血海、三阴交、八髎穴为主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常见妇科病,如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华;倪光夏 刊期: 2019- 02
-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机制的研究概况
检索从1999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EH)的发病机制、针刺治疗EH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旨在总结探讨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经分析发现,针刺是通过多系统、多靶点、多层面的调节机制发挥降压作用,如针刺抑制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活动、针刺调节免疫及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针刺调节......
作者:王婧;牛舰霏;李冠会;赵晓峰 刊期: 2019- 02
-
穴位敏化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
机体在病理过程中通过神经源性牵涉反应诱发体表对应部位产生感觉异变,反应部位就是“穴位”.这种感觉异变称之为“敏化”现象,其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穴位是动态的,其“开/合”状态和功能强弱会随着内脏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穴位是反映和调节内脏功能状态的特定部位,具有诊断及治疗内脏病变的双重作用.穴位从“沉寂”(生理状态)到“唤醒”(病理状态)的过程即为穴位敏化,主要表现为穴位位置、大小及其理化环境的动态变......
作者:朱兵 刊期: 2019- 02
动态资讯
- 1 管氏过梁针法及其腿部取穴规律探析
- 2 针刺“手四针”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 3 针刺治疗突眼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观察
- 4 刃针疗法(9)--刃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5 针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 6 电针预防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作用观察
- 7 隔槐根皮灸治疗面瘫21例
- 8 针灸犊鼻为主治疗产后乳少52例
- 9 针灸治疗精神疾病近况
- 10 耳穴贴压加艾灸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临床观察
- 11 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 12 针刺镇痛机制的探讨
- 13 综合疗法在腰椎间盘切吸溶核术中的应用
- 14 刮痧针刺治疗发热
- 15 电针刺激对心脏手术病人心肌缺血的调节作用
- 16 烧山火针刺法加穴位贴敷治疗休息痢98例
- 17 强刺激速刺阿呛穴治疗脑病相关性呃逆21例
- 18 针刺配合天灸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40例
- 19 经络结构及其镇痛作用的机制
- 20 针刺臂中、曲池穴治疗膝关节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