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类天疱疮案
患者,女,74岁,于2016年9月12日就诊.主诉:反复周身疱疹伴瘙痒3年余,加重2个月.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四肢红斑及大水疱,水疱呈张力性,伴瘙痒明显,后皮疹逐渐增多,部分水疱破溃后结痂,于当地医院皮肤科就诊,予查病理活检提示:表皮下大疱,部分疱壁坏死,真皮内细血管周围小片状淋巴细胞浸润伴较多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提示:基底膜沉积,滴度1∶40.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
作者:石程;宋靖宜;周亮;岳亚琳;鲍春龄 刊期: 2018- 07
-
精液过敏致不孕案
患者,女,30岁.初诊日期:2016年7月23日.主诉:婚后一年半未孕.12岁初潮,月经规律,色红,量中,偶有血块,每次行经3~5d净,经前期易怒、偶有胸部刺痛感.于2015年年初结婚,夫妻同居,迄今一年半未孕.自诉每次性交射精3~5min后阴道内即出现刺痒热痛,同时伴外阴部水肿,射精10min后症状加重,一般可在12h内自行逐渐减轻至消失.若使用避孕套则无恙.曾于2016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某妇产......
作者:沈姗怡;栗亚楠;赵志恒;焦召华;李岩 刊期: 2018- 07
-
“通调三焦针刺法”配合围刺治疗女性黄褐斑30例
目的:观察“通调三焦针刺法”配合围刺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予以“通调三焦针刺法”,穴取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归来,加局部围刺,前2周每日1次,每周5次,后6周隔日1次,共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经治疗8周,3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7例,显效12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2个月后进行随访,28例有效患者中有1例轻......
作者:刘欢欢;倪光夏 刊期: 2018- 07
-
针刺“尺腹”、公孙穴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6例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lymphadenitis,ML)是发生于回肠、结肠区域的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反应,好发于儿童及18岁以下青少年,尤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经常出现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中或者发生于肠道感染之后,是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1].笔者采用针刺“尺腹”、公孙穴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晓;马凤君;曾洪福;李姝静;代宗辉;孙萌;马玉侠 刊期: 2018- 07
-
眶内电针治疗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65例
目的:探讨眶内电针疗法对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65例单眼糖尿病外展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眶内电针治疗,眼部取穴以外展神经所支配的外直肌肌腹的体表投影为针刺部位,配合远端取同侧外关、风池穴,眶内、眶外相邻两针连同一组电极,1.5mA,1.5Hz,电刺激4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观察8个疗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给予基础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双......
作者:栗雪梅;周凌云;刘铁镌;赵明;纪晓杰;苏畅 刊期: 2018- 07
-
火针治疗跟骨下脂肪垫炎21例
跟骨下脂肪垫炎是足底肌腱应力作用,继发骨质增生,出现跟骨骨刺或脂肪垫本身退变而引起的脂肪组织部位及周围的炎性刺激的表现.此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疼痛剧烈,经久难愈,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中医属“痹症”范畴.笔者采用火针治疗跟骨下脂肪垫炎2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跟骨下脂肪垫炎患者,均是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针灸理疗科的门诊患者,其中男9例,女1......
作者:王燕;靳刚;卞超;孟令成 刊期: 2018- 07
-
阑尾穴的发现、应用及启示
回顾阑尾穴发现与应用的经过,阐述其对针灸传承创新的启示.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阑尾穴、针刺/针灸,检索时间段为建库至2017年4月.辅以参考文献追溯,查阅国内外相关书刊.根据撰写目的,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阑尾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是经络理论体系下内脏-体表关联的反映.阑尾穴的发现应用是中西结合......
作者:周碧霞;叶明柱;杨安吉 刊期: 2018- 07
-
浅析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相对性与整体性
总结经穴效应特异性相关的研究文献,探讨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整体性是否存在,分析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相对性与整体性关系.电子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结果共检索出39篇符合文献,分别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经络学说的整体观及现代研究3个方面总结分析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整体性.经穴效应特异性不仅具有相对性,还存在整体性;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整......
作者:吴艳英;任晓暄;吉毛先;蓝莹;王珊;李凯歌;谭莉华;郭孟玮;张红林 刊期: 2018- 07
-
对针刺远道取穴原理的思考——针刺效应的产生有“感传”与“感应”两种
针灸界普遍认为针刺远道取穴的原理是由于针刺感传,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临床现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发现从经络起源就包涵了腧穴非点实面的思想,突出了针刺取穴的动态变化.传统的经络学说中只强调了经络感传现象,而忽视了经络的感应现象.感传现象存在于线性关系中,而感应现象强调了点面之间的关系.......
作者:俞大雄;马睿杰;方剑乔 刊期: 2018- 07
-
电针“足三里”对脾虚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脾虚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期阐释针刺足三里治疗脾虚证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三因素复合法复制脾虚证模型,造模持续14d.足三里组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组电针双侧髂嵴上非经非穴点,疏密波,频率2Hz/100Hz,每日1次,每次20min,干......
作者:董佳梓;张妤;魏云涛;许环宇;刘路;邓婷月;张立德 刊期: 2018- 07
动态资讯
- 1 “调神导气”针法在情志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 2 管氏舌针为主治疗灼口综合征20例
- 3 试论针刺治疗量
- 4 辨位取穴治疗头痛
- 5 阑尾穴的发现、应用及启示
- 6 针刺方向与针刺镇痛
- 7 极泉穴不同操作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 8 透刺、散刺结合推拿等方法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41例
- 9 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 10 杵针腰阳关八阵、河车命强段治疗腰痹病31例
- 11 穴贴扶正升白膏对抗化疗副作用的研究
- 12 附子饼灸为主治疗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54例
- 13 耳针治疗乳腺癌术后相关症状的临床研究现状和展望
- 14 合谷刺滞针疗法治疗肩胛部疼痛88例
- 15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针灸古籍经验推荐平台的方法与应用
- 16 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的红外热像观察
- 17 近10年基于fMRI的得气研究概况
- 18 核酪注射液咳喘点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哮喘
- 19 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50例
- 20 穴位敷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