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下肢麻木肿胀案
患者,男,60岁,于2015年4月13日就诊.主诉:双下肢麻木肿胀、发凉3年余,加重3个月.现病史:3年前双下肢及双足出现麻木、困顿感,双足凉,屈伸不利,继而出现小腿肿胀不适.2014年6月曾在当地西医院做X线检查,自述未见明显异常.经外治法每晚药物(具体外治药物不详)泡洗患处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作者:高希言;温婧 刊期: 2016- 04
-
肠梗阻并发小肠粘连案
患者,女,42岁,2013年12月13日以“反复腹胀腹痛2个月,加重3天”为主诉来针灸门诊就诊.现病史:2个月前患者因“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8天、加重1天”在我院普外营养大肠病区住院治疗,立位腹平片示“右中下腹肠管积气积液,不除外不全性肠梗阻”,于2013年10月10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腹胀腹痛有所缓解后出院,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
作者:付晓 刊期: 2016- 04
-
产后崩漏症案
患者,女,25岁.初诊日期:2015年8月2日.主诉:月经淋漓不断9个月,加重1个月.病史:9个月前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后即月经淋漓不断,每日月经量3mL左右,色鲜红,偶有血块,稍微劳累后加剧,诊断为产后功能性子宫出血,因在哺乳期,未予服用相关药物.......
作者:王红;王亚东;杨宗保;陈娇龙;马富强 刊期: 2016- 04
-
继发性创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案
患者,男,60岁.初诊日期:2015年6月14日.主诉:重物击伤左侧头部致复视2月余.病史:于2015年4月6日因重物击伤左侧头胸部致左眼眶外侧壁骨折,左侧颞骨骨折,左侧7~10肋骨骨折.急诊送入我院骨科、眼科就诊,2015年4月6日在我院眼科行视神经减压术,并予甲钴胺片口服0.5mg,每日3次,治疗2月余复视无好转,故我院眼科医生介绍转入康复科治疗.......
作者:高雁鸿 刊期: 2016- 04
-
电针治疗无器质病变Z综合征及对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无器质病变的Z综合征(代谢综合征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共同存在的病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58例Z综合征患者按轻中重度分3组,采用针刺与电针治疗,穴取带脉、中脘、下脘、足三里、气海、滑肉门等,每天1次,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进行睡眠呼吸监测(PSG),并检测各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
作者:李明晖;沈巨信;阮永春;蔡锣杰;王华;苏美霞;于丽侠 刊期: 2016- 04
-
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埋线组对风池、太阳、外关、阳陵泉等穴位进行穴位埋线,每2周治疗一次,治疗2次,共4周;电针组取穴与埋线组相同,其中风池、太阳一组,阳陵泉、足三里一组接电针治疗仪,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埋线组和电针组患者的V......
作者:封燕婷 刊期: 2016- 04
-
郑氏“金钩钓鱼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郑氏“金钩钓鱼针法”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金钩钓鱼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金钩钓鱼组主穴取腰夹脊、腰阳关、肾俞、大肠俞、关元俞、阿是穴,毫针刺入后在有筋结穴位及阿是穴操作金钩钓鱼针法;电针组取穴同金钩钓鱼组,予以电针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通过临床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JOA下腰痛评分表及Os......
作者:朱博雯;张星华;孙润洁;秦晓光 刊期: 2016- 04
-
解剖点斜刺治疗骶髂关节损伤: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解剖点斜刺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解剖点斜刺治疗,选取经触诊解剖标志后标记的9个等分定位点(解剖点)为进针穴位,行斜刺法进针;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取环跳、秩边、委中等穴位,行直刺法进针.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
作者:匡家毅;黎玉宣;何育风;甘霖;王爱铭;陈艳华;李晓婷;郭琳;唐荣军 刊期: 2016- 04
-
从“筋”论刺治疗颈源性耳鸣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从“筋”论刺与常规针刺及西药治疗颈源性耳鸣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5例患者不完全随机分为从筋论刺组(32例)、常规针刺组(31例)及药物组(32例).从筋论刺组据经筋理论针刺治疗,以患侧经筋“结”“聚”点、阳性反应点、风池、天容、天牖、翳明为主穴,耳门、听宫、听会、支沟为配穴,每日1次;常规针刺组主穴取听宫、听会、耳门,根据辨证配穴,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药物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
作者:董有康;王艺 刊期: 2016- 04
-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深刺廉泉、翳风为主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深刺廉泉、翳风穴,每日1次,每次30mm,并配合康复吞咽训练,每日2次,每次20min;对照组予以单纯康复吞咽训练,两组均配合脑卒中常规治疗.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FSS(电视荧光吞咽检查)吞......
作者:冯声旺;曹淑华;杜淑佳;尹婷;麦方永;陈璇君;粟漩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国颁标准《经穴部位》与腧穴定位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2 辨证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
- 3 砭石疗法对穴位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
- 4 从文献角度看针灸临床试验研究在国外的发展趋势
- 5 电员针疏经法治疗脑性眩晕38例
- 6 耳穴的电学特性及其特异性
- 7 针刺合谷与光明穴在面部的红外热像显示研究
- 8 致密性骨炎案
- 9 TDP照射治疗痛经
- 10 组穴针刺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矩阵局部一致性磁共振研究
- 11 气街电针干预合脊柱调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 12 曲池穴位注射鱼腥草治疗咽喉炎30例
- 13 不同针刺方法对中风患者手痉挛影响的对比研究
- 14 张家维教授临床运用素髎穴经验撷要
- 15 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 16 早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 17 胆囊穴当属胆经之探讨
- 18 影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效关键因素的文献研究
- 19 刃针疗法(1)--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
- 20 经筋实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