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针灸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针灸杂志2012年第7期文章
  • 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体表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施灸的安全距离

    目的:观察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施灸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安全的施灸距离参数.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3名,用无药清艾条在足三里(右)和关元分别施行艾条温和灸和温灸盒灸,施灸距离分别为2cm、3cm和4cm.每次以艾条3cm燃尽为度.用红外热像仪系统记录储存热像图并进行分析处理,同样的试验第2天重复1次,将每穴每次测得的皮肤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关元温灸盒灸:施灸距离为4cm时,局......

    作者:许培昌;李达良;崔淑丽 刊期: 2012- 07

  • 论面瘫针灸治疗量的控制

    探讨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针灸治疗量控制规律:①面瘫早期:穴定量恒,治疗取穴宜少、疗法宜简、针灸治疗量宜小且基本恒定;②面瘫中期:穴增量增,治疗取穴渐增、疗法渐增、针灸治疗量渐增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峰值且维持峰值时间恰当;③面瘫后期:穴增量减,治疗取穴继增、疗法渐减、针灸治疗量渐减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谷点”;④面瘫后遗症期:穴变量微,治疗取穴以症显局部为主、疗法宜单一、针灸治疗量宜微小.认为......

    作者:侯书伟;张昌云;王长春 刊期: 2012- 07

  • 针灸治疗腰背痛国外SCI与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的对比研究与思考

    通过对近10年国外SCI源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所收录的针灸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国内外研究者对腰背痛认识的分歧.结果表明,国外研究者大多将研究对象的设置为笼统的腰背痛、急慢性腰背痛,国内研究者则以西医诊断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设立为研究对象.说明国内和国外研究者对针灸治疗腰背痛存在着认识理念及研究方法上的分歧.通过国内外针灸治疗腰背痛的对比,以取长补短.......

    作者:林香均;李瑞 刊期: 2012- 07

  • 针灸防治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思路探讨

    在分析针灸对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性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临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临床研究思路:采用针灸国际和国家标准,结合临床实践确立规范化的临床研究方案;确立有效的配穴组方,注重扶助正气在防治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发挥中医针灸学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以早期防治为主;设立合适的对照组,把握针灸学科和临床特点,为针灸防治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

    作者:梁凤霞;陈瑞;王华 刊期: 2012- 07

  • 韩景献教授针灸排刺三法

    韩景献教授的排刺三法是根据病位深浅及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皮部、经筋、经脉排刺三法.皮部排刺治疗皮部表面的病症,其特点是浅刺至皮;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疾患,其特点是不拘泥经筋循行分布的规律,常涉及多经的经筋;经脉排刺以循经取穴为原则,可分为经脉病排刺及脏腑病排刺,经脉病排刺治疗经脉某一段的局部痛变,脏腑病排刺治疗与经脉循行出入相关的脏腑的病变,其中背俞穴排刺用于治疗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胸腹内脏器及系......

    作者:王涛 刊期: 2012- 07

  • 古代灸法操作技术的探讨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探讨古代灸法操作技术.古人根据艾炷大小、施灸壮数的多少、灸时病者的感觉及灸后出现的反应来判断用灸剂量.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是凭医者自身经验而定,而以患者的反应(疼痛、灸疮、汗出、花斑等)来判断灸量,更加客观、更加适合患者机体需要.重视患者自身的这些反应和现象,结合把握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施灸时间,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直接的意义.......

    作者:王琳;陈岩;高希言 刊期: 2012- 07

  • 近10年针灸戒毒研究概况

    回顾近10年针灸改善戒断症状、干预心理渴求防复吸以及针灸戒毒作用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针灸戒毒康复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围绕针灸抗稽延性戒断症状、防复吸、针刺戒毒机制的切入点3个方面,思考展望今后针灸戒毒康复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提出今后要努力探索针灸干预心理渴求的临床观察及针刺影响认知行为,阻断与药物成瘾有关的学习和记忆过程的机制,进一步发挥针灸在抗药物成瘾方面的优势.......

    作者:宋小鸽;吕航;蔡兴慧;张荣军 刊期: 2012- 07

  • 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软组织张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180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针刀组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进行针刀治疗,配合腰部过伸过屈手法,每周1次,共3周;电针组取双侧肾俞、腰阳关、阿是穴(局部压痛点)、患侧委中进行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3周.采用JZL-Ⅱ软组织张力计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第3腰椎横突局部软组织500g压......

    作者:郭长青;董福慧;李石良;乔晋琳;蒋昭霞;刘乃刚;陈占禄 刊期: 2012- 07

  • 超微针刀反阿是穴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超微针刀反阿是穴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微针刀组、常规针灸组,每组30例.超微针刀组在按压后疼痛缓解或消失的反阿是穴行超微针刀治疗,每周1次,治疗1个月;常规针灸组穴取犊鼻、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行常规针灸治疗,每天1次,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Lysholm膝关......

    作者:刘美荣;李里;贺志伟 刊期: 2012- 07

  • 春分节气刺络拔罐预防感冒

    1999年春分—2010年春分,笔者对经常感冒的患者于春分节气刺络拔罐来预防感冒,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3~80岁.临床表现为每当天气过寒过热、气候变化剧烈时及身体过度疲劳时或在感冒流行季节很容易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发热恶寒等感冒症状.所有病例均排除出血性疾病以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疾病者.未连续治疗满3年者不纳入统计.......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