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针灸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针灸杂志2011年第4期文章
  • 热敏灸治疗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58例

    肛肠病术后因麻醉药的作用致使膀胱平滑肌松弛或者肛门局部水肿,止血纱布块填塞过多、压迫过紧,或由于情绪紧张等原因可引起急性尿潴留,患者膀胱胀满,极度痛苦.在治疗上,传统的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插导尿管,患者不但痛苦而且容易引起尿路感染.2007-2009年笔者采用热敏灸治疗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芳;曾士林 刊期: 2011- 04

  • 针刺配合砭石感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仍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顽同性剧烈疼痛,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规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目前针灸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谢衡辉;郑斌 刊期: 2011- 04

  • 刺络放血配合蚯蚓泥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52例

    急性乳腺炎为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初产妇,临床可见一侧或双侧乳房红、肿、热、痛,严重者可伴有高热、寒战、乳房肿痛明显、有硬结、压痛,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刺络放血配合局部外敷蚯蚓泥治疗本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伞兵 刊期: 2011- 04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

    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同神经根节段取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4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推拿科住院部,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小24岁,大70岁,平均42岁;病程短2天,长20年.......

    作者:严成龙 刊期: 2011- 04

  • 阿是穴、阿是之法与按压反应

    回顾对阿是穴命名的认识,讨论阿是之法的含义.在进一步考查等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腧穴经络按诊对于腧穴定位的一般意义,提出按压反应的概念.认为阿是穴是根据按压反应所确定的一类没有具体名称和既定位置的腧穴,是腧穴经络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腧穴经络动态属性的典型表现;按压反应突出地表现为舒快、疼痛等感觉现象,以及原有症状即时缓解等效应;按压反应是评定阿是穴的基本依据.......

    作者:王朝晖;张志枫;丁晓君;周昌乐 刊期: 2011- 04

  • 认识经络调整经络呵护经络——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核心

    从认识经络、调整经络、呵护经络3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治未病的主要内容.从经络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主要功能论述如何认识经络;通过审、切、循、按、扪的经络诊察方法,查找异常经络;采用刮、吸、割、揪、捻等法调整经络;运用通经络、调情志、节饮食、注起居保养呵护经络,以达治未病之目的,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前人的经络概念、经络理论.......

    作者:王居易;王丽平 刊期: 2011- 04

  • 基于静息态fMRI研究针刺激活关键脑区的思路

    回顾近几年的文献,明确对关键脑区进行研究对穴位特异性的界定及脑功能成像研究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界定关键脑区的两种方法:求真法及证伪法,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以此说明这两种方法进行关键脑区界定的初步思路.......

    作者:卢阳佳;黄泳;陈俊琦;林仁勇;肖慧玲 刊期: 2011- 04

  • 试述《针灸甲乙经》对表面解剖学的贡献

    通过对的研究及对表面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和了解.阐述了古典文献中所涉及和描述到的表面解剖学知识,了解其中对体表标志的描述及应用,对骨骼体表长度、体表与内脏位置关系及动脉体表触诊的记载和动态取穴的相关内容,为腧穴定位及针灸取穴提供依据.......

    作者:逢冰;王紫玄 刊期: 2011- 04

  • 关于敦煌《灸经图》保健灸、治未病组方探讨

    敦煌石窟图4是针灸史上治疗五劳七伤早、完整的组方,而图12则有图穴无功能主治,成为千古之谜.通过探讨分析和临床验证,两图相辅相成,是临床防治五劳七伤、保健灸治耒病组方的姊妹篇,按照易经八卦顺应程序在人体布阵组穴,让天人达到大和谐统一,通过调整人体头、体、四肢穴位整体促使人体康复强健,对于现代人虚瘀交加的痿、痹、瘫、呆、喘等顽疾既能防、又能治,对推动当前针灸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天生;汤志刚;张瑞;李晖霞;陈育慧;吕兰萍 刊期: 2011- 04

  • 循经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近况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从三磷酸腺苷(ATP)、氧分压、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PH值、温度及微循环血流等衡量经络活动状态的主要指标入手,对经脉循行线上的能量代谢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在经络研究中的对象选择、取穴原则、研究手段等方面应适当选取病理模型,善于利用穴位特异性及经络相关理化特性,积极进行跨领域合作.......

    作者:王康;王雪争;郭义;郭永明 刊期: 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