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四关穴导气法治疗面肌痉挛34例
笔者于2005-2007年采用四关导气法治疗面肌痉挛3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8例患者均为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门诊病人,均为单侧面肌痉挛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作者:张永臣 刊期: 2009- 10
-
艾灸结合药物贴敷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42例
笔者自2004来采用艾灸结合药物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4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均为我科门诊患儿,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5~10岁,平均7.8岁;病程0.6~2年,平均1.4年.临床表现为尿频或尿急,约数分钟~1h排尿1次,且出现在白天及入睡前,入睡后尿频消失,总尿量正常.......
作者:王迎春;杨静 刊期: 2009- 10
-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泌汗异常27例
糖尿病性泌汗异常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7年9月以来采用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中药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泌汗异常2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志刚 刊期: 2009- 10
-
从数术看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
本文梳理了秦汉文献中有关数术的记载,参考了国外学者的有关论述,并将其与中医典籍进行对照,以探讨古代数术与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联系.结果发现十一脉体系是五输穴、原穴、全身腧穴的数理基础,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二经脉体系的建立使得脏腑经脉表里相合、营气环流得以实现.针灸在针具、刺法、禁忌等多个方面都受到数术的影响.经脉理论的构建充满了哲学思辨,具有一定主观成分,但并不影响古人对脏腑经脉的生理现象......
作者:卓廉士 刊期: 2009- 10
-
浅谈针灸治疗中的正邪相争现象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正邪相争现象,早在等著作中就有散在的记载,但多以内科病为例,如发热、恶寒、出汗以及疾病在半表半里均为正邪相争的症状,疾病的转归等均是正邪相争的结果.......
作者:刘晓琴;李喜梅 刊期: 2009- 10
-
队列研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探讨队列研究方法在中医药,特别是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从队列研究的概念出发,论述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及应用范围,介绍其目前在中医临床研究的应用及进展.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肿瘤研究方面,未检索到针灸领域应用队列研究的相关研究报告,但国外在针灸领域应用队列研究开展的比较早并倡导使用.队列研究作为经典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方法之一,适合中医药包括针灸临床研究的评价,并值得推广......
作者:胡曼;赵晓峰;李军;王舒 刊期: 2009- 10
-
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问题已成为制约针灸临床发展的关键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针灸临床上辨证论治体系僵化地套用了中医内科辨证论治体系,以脏腑辨证代替经络辨证,难以体现针灸学科的特色与优势.虽然针灸与中药的治疗目标相同,但是治疗方法与治疗途径不同,故辨证论治体系不同.针灸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独特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不同于中医内科的理、法、方、药.......
作者:蔡玉颖;刘保延;刘志顺 刊期: 2009- 10
-
针刺心悸穴治疗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成人的窦性心律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它不是一种原发性心律失常,而常继发于多种情况,如焦虑、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低氧血症等,一般不用处理,但临床中经常遇到持续的窦性心动过速,让患者惶恐不安.笔者采用针刺心悸穴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玉梅;马晓勇 刊期: 2009- 10
-
试论《内经》针刺补泻手法操作
对针刺补泻相关内容从文献学角度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表明呼吸补泻、徐疾补泻和开阖补泻法是中主要的针刺补泻方法,并且这三种补泻方法常结合运用,中的迎随是所有补泻手法必须遵守的原则.掌握针刺补泻方法,有助于我们提高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新红;陆寿康 刊期: 2009- 10
-
喉痹从刺营论治探讨
探讨从刺营论治喉痹的机制.通过对喉痹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喉痹发病的病机关键是热毒壅滞、痰火郁结,而咽喉局部脉络闭阻是喉痹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因咽喉部有多条经络循行,故咽喉与脏腑经络构成密切联系,当外邪侵袭或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均可致邪毒壅滞、痰瘀闭阻咽喉脉络而发病.在临床上,通过咽喉局部刺营或配合循经取穴刺营治疗,可疏通脉络、逐邪外出、解毒消肿、化痰祛瘀、调和阴阳,从而达到通利咽喉之目的.刺营法是治疗......
作者:谢强;何兴伟;黄冰林;陶波 刊期: 2009- 10
动态资讯
- 1 针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 2 脑囊虫性动眼神经麻痹案
- 3 电针经甲状腺调节治疗乳腺增生大鼠作用机制探讨
- 4 B超动态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
- 5 斜刺天柱内关为主治疗急性胸腰椎扭伤13例
- 6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案
- 7 腹针治疗突发性耳聋42例
- 8 风池穴互透治疗失眠58例
- 9 艾灸关元穴生物学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 10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布比卡因中毒的影响
- 11 哑门穴针刺角度的研究
- 12 穴位注射翳风治疗面神经麻痹58例
- 13 贺氏三通法治疗亚急性失眠:随机对照研究
- 14 早期针刺为主综合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预后的影响
- 15 针刺治疗婴幼儿泄泻28例
- 16 针灸不良反应的研究
- 17 经穴电阻抗特性研究中相关干扰因素分析探讨
- 1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疼痛性休克案
- 19 髓海虚实探析及临床应用
- 20 针刺内关穴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