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针灸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针灸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窦汉卿著作篇目考辨

    探讨窦汉卿著作篇目演变过程.在总结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书目及相关著作的篇章分析,认为朱良能未得之篇目可能为针刺补泻法内容,朱良能刊行之书包含经络、腧穴两部分内容,窦桂芳得一书包含针刺法的内容篇目,之也为窦桂芳摘录自,而且应归于之内.......

    作者:李宝金;李桃花;刘清国 刊期: 2008- 04

  • 微针系统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概况与展望

    介绍近10年耳针、腹针、头针、手针等多种微针系统疗法在颈椎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概况,发现该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上的独特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微针系统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贾春生;李晓峰;刘二军;郑丽娅 刊期: 2008- 04

  • 电针配合隔姜治辽腓总神经麻痹24例

    笔者自2004年5月2007年8月采用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4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小11岁,大64岁;病程短1天,长8个月.主要症状:足下垂,并转向内侧,不能背屈,呈跨越步态,小腿外侧有肌肉萎缩,小腿前外侧、足背和足1-4趾背面感觉减退.若仅腓深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内翻,单纯腓浅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外翻.......

    作者:杜艳娟 刊期: 2008- 04

  • 神、机与知机之道

    探讨神、机与知机之道之间的联系.通过检索古代文、史、哲和当代人文社科文献,摘录出与神、机有关的内容,并与中医典籍中关于治神、知机之道的论述进行对照、分析,必要时加以考释,发现古人通过治神以知机,而知机之道有认识细微病兆,把握针刺时机,懂得乘机用势,能够在形气逆顺、补泻针法等复杂情况中知机变化等内容.知机之道概括了针灸治疗的主要思想.......

    作者:卓廉士 刊期: 2008- 04

  • 不皎不昧大医精诚——记当代中国针灸名家杨甲三教授

    杨甲三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针灸学家,少年习医,17岁独立悬壶,一生致力于发展针灸学术,师古不泥,勇于创新,成功地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针灸相结合,在针灸取穴方法、针刺技术、穴理研究、临床用穴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临床以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技术,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以针灸名世,但方药的应用也炉火纯青.担纲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为针灸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

    作者:刘清国 刊期: 2008- 04

  • 针刺风府穴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

    患者,女,36岁,于2007年7月6日初诊.病史:因左侧偏头痛1周,发作时疼痛较剧烈,到当地医院就诊,予针灸治疗3次后头痛明显好转.2007年7月6日,在针刺风府时,即有从颈部向右上肢的放电感,出针后感觉后项部疼痛较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卧床休息后稍有缓解,当时判断为晕针所致.当晚头痛持续加重,四肢无力,即到我院就诊入院,门诊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查体:项强可疑,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以头痛......

    作者:李莉芳;丛莘;金庆文 刊期: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