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
牙周炎是多病因慢性炎症,临床上病情易反复,难以根治.针灸治疗牙周炎并发的牙痛、牙龈肿胀临床疗效快速、可靠;针灸结合洁治、药物含漱等牙周常规局部治疗对消除牙龈炎症、减轻牙周袋、降低牙齿松动度效果更佳,但后者相关研究较少,有待更多引入标准牙周临床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的临床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吴迎涛;刘立安 刊期: 2007- 08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4377例中风患者.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有降低病死率、残疾率的趋势,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疗法,纳入研究中仅发现2例疼痛者.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安全有效.......
作者:杨志新;石学敏 刊期: 2007- 08
-
耳穴放血配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耳穴放血综合治疗与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放血配合背俞穴拔罐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四环素片及外用痤疮平软膏治疗.结果:经过1~3疗程治疗,治疗组治愈率(50.0%)和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6%和76.5%,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复发或加重率明......
作者:宋守江 刊期: 2007- 08
-
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调卫健脑针法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调卫健脑针刺法,穴取百会、大椎、申脉、照海及耳穴缘中、神门;对照组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均每日针1次,针刺15天.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计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9.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试验组PSQI治疗前后差值......
作者:高希言;魏玉龙;邵素菊;李星锐;张海杰;王君;马巧琳;赵欣纪;孙伟霞;王雪梅 刊期: 2007- 08
动态资讯
- 1 腧穴定位法研究进展
- 2 康为电子灸与传统艾灸作用的比较测试报告
- 3 通督调神针刺干预对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 4 激光照射耳穴加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32例
- 5 电项针治疗声带麻痹33例
- 6 针刺促进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康复临床观察
- 7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
- 8 关于针灸涉外教学模式的探讨
- 9 大椎穴点刺加拔罐治疗颅内高压综合征40例
- 10 针灸治疗尿毒症继发痛风28例
- 11 试论现代针灸治疗中风临床研究的新思路
- 12 热射病后遗症案
- 13 生理状态下针刺“合谷”穴区对恒河猴面口部肌电活动的影响
- 14 关于针灸减肥的几点思考
- 15 《灵枢》针刺深度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16 电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痛60例
- 17 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6例
- 18 论穴位注射与外周神经损伤的关系
- 19 电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 中医脐疗法发展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