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深刺迎香透鼻通穴治疗副鼻窦支气管炎21例
2003年4月-2005年8月,笔者用深刺迎香透鼻通穴的方法治疗副鼻窦支气管炎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笑芳;解礼杰 刊期: 2006- 06
-
多针分层斜刺治疗骨骼肌损伤156例
1994年来我科采用多针分层斜刺法治疗骨胳肌损伤患者1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小华;付继美;陈有林 刊期: 2006- 06
-
隔姜灸治疗跟痛症37例
跟痛症是以足跟承受重力时疼痛而命名的病症,常见于跟骨脂肪垫炎、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跟骨骨病等.虽然症状单一,但多缠绵难愈,手术切除骨刺疗效不够稳定.笔者近5年来在门诊采用隔姜灸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宽;胡幼平;荣海波 刊期: 2006- 06
-
双针透刺滞针牵拉合TDP治疗陈旧性面瘫45例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以周围性面瘫为常见,多能治愈.但也有不少患者由于种种原因病情迁延日久,面部功能3个月以上仍未能完全恢复而终成陈旧性面瘫,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经多方探讨、学习,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总结出以双针十字交叉透刺滞针牵拉合TDP局部照射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常法;赵驻军;曾亦;张继红;常英 刊期: 2006- 06
-
点刺蛇眼穴出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65例
1一般资料65例均为1998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病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21~40岁13例,41~60岁28例,61岁以上者24例;病程1~7天27例,8~15天38例.病灶部位按神经分布区域在头面部者6例;左侧胸背上肢部者17例,右侧20例;左侧腰腹臀下肢者10例,右侧12例.65例患者中,42例经中西药物治疗效不佳后来我科门诊治疗,23例为首次门诊治疗.......
作者:万兆和;万燕 刊期: 2006- 06
-
穴位揉压法配艾灸治疗产后缺乳120例
母乳是婴儿必需的和理想的营养食品.为保护母婴健康,降低乳幼儿死亡率,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产后缺乳症临床多见,故积极寻求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5年来笔者用穴位揉压法配艾灸治疗产后缺乳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枝 刊期: 2006- 06
-
激光照射耳穴加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32例
神经性耳鸣为临床常见病,早期多不影响听力,久则听力渐减,甚至失聪.笔者在既往的治疗中多单独针刺或配合电针治疗,但疗效欠佳,后加用激光照射耳穴,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艾炳蔚;郭玉峰;罗明 刊期: 2006- 06
-
睛明穴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睛明穴的解剖结构、针刺深度和方向,为临床针刺睛明穴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48例成人尸体眼眶.结果:睛明穴直刺进针,针尖穿经的结构为皮肤、皮下组织、睑内侧韧带、内直肌、眶脂体.针体上方有眼动脉、筛前动脉及伴行的鼻睫神经通过.皮肤刺入点至筛前动脉平均距离为(18.25±4.45)mm,角度为与针体向上成(12.5±5.5)°,皮肤刺入点至视神经管前极平均距离为(43.37±7.84)......
作者:徐象党;金联洲;楼新法;孙淑红;蒋松鹤 刊期: 2006- 06
-
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
目的:总结、归纳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方法:查阅文献,回顾经络研究历史.结果:中、外学者几十年针灸经络探秘,逐渐形成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神经生理学派--神经传导学说,生理生化学派--体液循环学说,生物物理学派--生物场学说,整体间隙学派--结缔组织结构学说,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作者:华萍;吕虎;原林;唐雷 刊期: 2006- 06
-
头电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区DAT显像影响
目的:运用SPECT技术探讨头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机理.方法:5例PD患者均接受顶颞前斜线(MS6),额旁3线(MS4),顶旁1线(MS8),顶旁2线(MS9),枕下旁线(MS14)的电针治疗,单侧病变针对侧,双侧病变针双侧.治疗前后分别行99mTc-TRODAT-1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测定纹状体/枕叶(ST/OC)的比值,分析纹状体区的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结果:治......
作者:姜雪梅;黄泳;李东江;唐安戊;王升旭;卓鹰;李求实;陈静;高彦平 刊期: 2006- 06
动态资讯
- 1 电针结合经会阴BTX-A注射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 2 透穴治疗背部肌筋膜炎230例
- 3 督脉铺灸为主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及对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4 不同方向循经走罐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
- 5 针刺肺俞穴及非经非穴点对肺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 6 合谷刺配合输刺阳性反应点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 7 浮针再灌注治疗肩周炎32例
- 8 刮痧针刺治疗发热
- 9 基于腋神经分布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临床研究
- 10 艾灸治疗脾胃气虚型胃下垂30例
- 11 针刺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疗效对比观察
- 12 对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的几点建议
- 13 温阳利气配穴针刺治疗哮喘持续期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14 邱茂良针灸诊疗发展理念与实践探析
- 15 顽固性偏身感觉障碍案
- 16 头针治疗神经性耳聋43例
- 17 变频电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观察
- 18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对艾炷直接灸的贡献
- 19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60例疗效观察
- 20 隔姜灸配合按摩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