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极泉穴弹拔法治杂症
极泉是手少阴心经要穴,在临床上因穴居腋窝针灸不便,所以很少应用,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手法弹拨极泉,能够迅速改善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悲烦欲哭等症,并且对咽炎、月经不调、乳房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头痛、失眠、神经衰弱以及心脑疾病等都能奏效.......
作者:武邵 刊期: 2006- 10
-
论老年性骨质疏松与神经功能失调的关系
老年性骨质疏松,其病因病理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性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合成性代谢减少所致;亦有人认为是钙摄入减少所致.根据以上观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多采用激素,亦有采用补充钙和VitD的.但实践证明,疗效甚微.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老年性骨质疏松主要是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对于该病的针灸治疗必定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此观点论述如下.......
作者:周然宓 刊期: 2006- 10
-
条口穴不同刺法对肩周炎疗效差异的观察
目的:探讨条口穴不同刺法对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对照b组、对照c组,均选用条口穴治疗.治疗组采用透刺法,对照a、b、c组分别采用刺入40mm、只刺入皮下、假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通过Constant-Murley肩关节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0%,对照a组为68.4%,对照b组为52.6%,对照c组为38.0%,治疗组与对照a、b、c组比较......
作者:赵宏;赵婷;刘保延;刘志顺 刊期: 2006- 10
-
圆利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圆利针+推拿组)和对照组(毫针+推拿组)各58例,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2.8%,两组疗效比较(P<0.01).结论:圆利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彭易雨;黄移生;熊真荣;彭瑛;胡春娥;黄廷荣;朱其卉 刊期: 2006- 10
-
经筋刺法及理筋手法对颈椎病手术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电F波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筋刺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术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和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F波波幅、时限及阈值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术后上肢屈肌痉挛状态病人治疗前肌电F波均表现为波幅高、时限长、阈值低,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治疗前......
作者:谭涛;王世成;张贵娟 刊期: 2006- 10
-
中风失语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中风后失语症的研究中西医各有不同的切入点,其中中医研究侧重治疗,干预方法较多,但缺乏统一评价标准;西医研究侧重机理探讨、失语症分类及语言康复等.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是达到预期研究结果的关键,深入开展中风失语研究,以期探索和建立中西医相融合的中风失语的研究模式,促进中风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常静玲;高颖 刊期: 2006- 10
-
张道宗教授通督调神学术思想浅析
介绍张道宗教授对督脉的研究和通督调神的学术思想,及其运用通督调神法治疗中风、癫癎、眩晕、强直性脊柱炎、外伤性截瘫、儿童多动症等疾病的临床经验.......
作者:曹奕;李佩芳;陈幸生 刊期: 2006- 10
-
温针灸会阳穴治疗尾骨痛
本组21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男7例,女14例;年龄小13岁,大65岁;病程短1个月,长2.5年.所有病例均有持续性的尾骨部疼痛,并向下骶部和会阴部放射,端坐、站立、行走均使疼痛加剧.外伤引起者18例,其中有尾骨骨折者3例;产程长、直肠手术等引起者3例.......
作者:刘锦丽 刊期: 2006- 10
-
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初探
敦煌遗书《灸经图》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现存早图文并兼的灸法专著,在治疗五劳七伤中采用天人合一的配穴方法,按九宫八卦在人体布穴;采用整体观念的配穴方法,按头、体、四肢在人体布穴;它以朴实自然的唯物主义写绘了我国存世早的裸体针灸图;也是祖国医学合理、完整的性科学解释;是古代重灸派治疗五劳七伤顽症的典范;它选穴方便、安全、易于普及.本文总结前人经验以资借鉴,对治疗和预防现代虚损性疾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天生;吕兰萍;王永强 刊期: 2006- 10
-
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临床研究和治疗机理等方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结果:针灸可以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等方面对机体进行调整.结论:针灸对排卵障碍性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配合现代辅助生育技术的安全有效手段.......
作者:彭艳;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中医经典理论在针灸病案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 2 电针结合脑神经促通仪治疗中风偏瘫59例
- 3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 4 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腿痛疗效观察
- 5 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免疫学的影响
- 6 磁极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 7 王执中与《针灸资生经》
- 8 电针连线方式初探
- 9 面口三针透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80例
- 10 对针刺远道取穴原理的思考——针刺效应的产生有“感传”与“感应”两种
- 11 颅脑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案
- 12 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的老年期痴呆辨经探讨
- 13 “三法一罐”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1例
- 14 长圆针松解腰椎横突治疗顽固性呃逆29例
- 15 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临床研究
- 16 合谷刺滞针疗法治疗肩胛部疼痛88例
- 17 腹针配合腹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 18 针灸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 19 电三针治疗外展神经损伤麻痹症31例
- 20 内关穴注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