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5-29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24/R
邮发代号: 2-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80.00
杂志荣誉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二等奖、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针灸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5-2930
- 国内刊号:11-20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从三焦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干燥综合征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目前尚没有根治的方法.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结合近年来中医临床研究成果,总结出了四辨统一经、针刺三部行的针灸临床辨证和治疗思路,将治疗的重点定位于三焦,取穴以三焦经穴为主,配以调理气机、调整内脏功能的腧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干燥综合征增添了新的方法.......
作者:许扬;赵英凯;程建斌 刊期: 2006- 01
-
盛燮荪临床运用督脉四要穴经验
盛燮荪对督脉百会、大椎、灵台、命门4穴的定位和针刺灸治方法均有独特的经验,特别对百会和大椎的定位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百会穴点定位正确以后,则前后左右诸穴均可依分寸而定;大椎穴则先取准两肩上巨骨穴,然后在两穴之间的水平线上的椎棘突下取之.施针用透穴针法和针芒导气法.善于运用灸法治疗疑难疾病和脏腑杂病.临床运用均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陈峰 刊期: 2006- 01
-
刃针疗法(12)--刃针疗法治疗内脏性牵涉痛和皮科疾患
针疗法治疗内脏性牵涉痛和皮科疾患,总的治疗原则同前期所述.多选用0.5mm刃针,行小幅度提插、纵行摆动、横行摆动、纵行切割或横行切割.......
作者:田纪钧 刊期: 2006- 01
-
大师风范针界巨擘--王雪苔教授对针灸事业发展的贡献
王雪苔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在其半个多世纪从事针灸工作中,对我国乃至世界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参与创建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创办杂志;指导经穴定位标准和经穴主治标准的研制,推进经络的研究.在针灸史与中医文献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近20年来,王雪苔关于针灸发展战略的思想和观点影响着我国针灸医学发展的方向.......
作者:文立 刊期: 2006- 01
-
电针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肠三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组织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trefoilfactor,IT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经组、胆经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而模型组仅捆缚7d后造模,胃经组、胆经组须先捆缚电针7d后再造模.造模采用水浸束缚法,水浸束缚10h,经相应处理后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UI),同时取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采用RT-PCR方......
作者:严洁;黎喜平;易受乡;常小荣;林亚平;黄艾;胡蓉 刊期: 2006- 01
-
蕲艾灸治疗产后排尿异常54例
产后排尿异常是指产妇新产后发生的排尿障碍,如小便不通,尿意频数或淋沥,甚或小便失禁者之统称,为妇产科常见病症之一.笔者运用蕲艾灸治疗该病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志杰;张福会;黄丽娜;姚益龙 刊期: 2006- 01
-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对4家医院的224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对经颅多普勒(TCD)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经统计学处理(P<0.01)......
作者:王顺;蔡玉颖;胡丙成;卢金荣;孙忠人;张雅丽 刊期: 2006- 01
-
论药物的四气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药物的四气对穴位贴敷法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61例随机分为辣椒素组20例、薄荷脑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选用同为辛味但不同寒(凉)热属性的辣椒与薄荷的提取物辣椒素、薄荷脑及痛经灸贴剂贴敷神阙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均较前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穴位贴敷疗法中,药物的四气对其疗效无显著作用,提示穴位贴敷......
作者:张洁;吴强;林栋;陈传江;黄冬娥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 2 巨刺法应用规律研究
- 3 读《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有感--兼论继承经脉学说的历史意义求同
- 4 大椎穴针刺安全深度的临床研究
- 5 针刺治疗复发性阵发性心房纤颤31例
- 6 铺棉灸操作规范及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 7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12例
- 8 美国针灸师资格认证必考之洁针技术(CNT)考试
- 9 对腧穴功效表述的探讨
- 10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 11 不同规格毫针针刺对大鼠穴区筋膜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影响
- 12 温和灸对亚健康人群免疫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 13 天鼎穴治疗呃逆68例
- 14 针灸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 15 无水乙醇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16 温针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
- 17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泌汗异常27例
- 18 攒竹治疗闪挫性胁背痛26例
- 19 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
- 20 热敏点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对患者BMD、S-AKP、U-Ca/Cr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