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2025年全球健康报告:趋势、威胁与行动指南

时间:2025-05-27 15:49:22

一、全球健康趋势:寿命延长背后的隐忧

2025年全球平均寿命预计达到73.4岁,比2020年增加1.5岁,但这串数字背后是明显的区域差异。发达国家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管理技术进步寿命显著延长,而部分低收入国家仍受疟疾、腹泻等可预防疾病困扰——相当于每10个死亡案例中,有4个本可通过基础医疗干预避免。医疗资源分布像“倒金字塔”:占全球人口15%的高收入国家消耗了65%的医疗研发投入。

二、头号健康威胁:从病毒到信任危机

H5N1禽流感正在动物种群中加速变异,2025年已出现32例人畜共患病例,病死率高达52%。这种病毒就像“定时炸弹”,一旦获得人际传播能力可能引发全球大流行。但比病毒更棘手的是ECRI机构列出的“患者安全十大威胁”——忽视患者诉求、AI医疗误诊、网络攻击导致病历泄露等问题,直接动摇了医疗体系的信任基础。例如某国因AI误读CT影像延误治疗,导致当月医疗纠纷激增40%。

三、政策工具箱:需要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超前投入”。中国通过“十四五”规划将公共卫生支出占比提高至7%,建立3000个县级疾控中心,这种“防波堤式投入”使基层应对疫情速度提升3倍。第二把钥匙叫“倾听按钮”,美国克利夫兰诊所设立患者体验官岗位后,用药错误投诉下降28%——证明把病患当合作伙伴而非管理对象更有效。第三把钥匙关乎“信息防疫”,德国通过立法要求社交媒体对健康类谣言48小时内标注警示,错误疫苗信息传播量锐减62%。

四、普通人能做的五件小事

  1. 定期查看官方发布的传染病地图(类似天气预报),避开H5N1禽流感活跃地区;

  2. 学会用“3问法则”与医生沟通:这个检查为什么需要?有其他方案吗?最晚何时做决定?

  3. 给手机医疗APP做“安检”:关闭非必要定位权限,像保管银行卡一样保护基因检测数据;

  4. 加入社区互助医疗网络,用“共享药箱”模式应对突发药品短缺;

  5. 用“三色原则”搭配膳食:每餐保证有绿色蔬菜、白色蛋白质和红色抗氧化食材。

健康从来不只是医疗问题。2025年的挑战在于,我们既要防范肉眼看不见的病毒,也要修补看得见的系统裂缝。当各国忙着设定GDP目标时,或许该把“国民健康焦虑指数”也放进考核清单——毕竟,能让人安心活着的世界,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