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神奇小药丸真能治不开心?别乱吃!

时间:2025-04-21 16:54:47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高压力之下,人们时常被各种情绪问题所困扰,“神奇”小药丸仿佛成了一些人眼中快速解决不开心的“救命稻草”。然而,我们必须明确,这些所谓的能治疗不开心的小药丸,绝非可以随意服用的普通物品。

从药物原理来讲,常见的用于改善情绪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它们的作用机制是复杂且针对特定病症的。以抗抑郁药为例,其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来发挥作用。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在情绪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神经递质失衡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情绪障碍。抗抑郁药试图恢复这种平衡,但这是一个精细且需要谨慎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认为,既然这些药能改善情绪,那我不开心的时候吃点总没错吧。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首先,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证。它们是为了治疗特定的精神心理疾病而研发的,不是随便用于暂时情绪低落的“万能药”。一个只是因工作压力大而偶尔心情不好的人,擅自服用抗抑郁药,可能会打破身体原本的生理平衡。因为这些药物在调节神经递质的同时,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恶心、头晕、嗜睡等。而且,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自行服用这类“神奇”小药丸还存在成瘾的风险。某些药物如果不合理使用,尤其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服用,可能会使身体和心理产生依赖。一旦成瘾,想要戒掉就变得极为困难,这不仅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一些人为了获取药物,可能会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这无疑会助长药品非法交易的风气。

从心理层面看,过度依赖药物来解决不开心的情绪,会让我们忽视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不开心可能是由生活中的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个人成长困惑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依靠药物来掩盖情绪,而不去正视和处理这些问题,那么情绪问题可能会反复出现,甚至愈演愈烈。而且,这种做法也会削弱我们自身应对情绪的能力,使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加脆弱和无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我们感到不开心时,首先尝试通过健康的方式来自我调节。比如运动,运动能够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快乐激素”,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情绪。或者是与亲朋好友倾诉,将内心的烦闷说出来,不仅能释放情绪,还能从他人那里获得不同的视角和建议。如果情绪问题持续较长时间,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这时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中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者两者的结合。

“神奇”小药丸并非治理不开心的随意选择。我们不能被它们表面的“神奇”所迷惑,而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情绪问题,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寻找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