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复方丹参滴丸三场景科学用药指南
时间:2025-07-10 10:06:33
复方丹参滴丸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常用中成药,兼具日常调理与急救双重功能,其科学使用需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与具体场景。以下从三大核心场景切入,系统解析如何最大化发挥药效。
一、日常保养:构建心血管的长期防护盾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老年人及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复方丹参滴丸的日常使用需遵循"规律性、持续性"原则。建议每日三次、每次两粒温水送服,相当于为血管铺设一层"生物保护膜"。该药物中的丹参、三七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类比为"血管清道夫",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长期服用有助于稳定血压和血脂水平。需特别注意的是,日常保养不能替代综合治疗,必须同步配合低盐低脂饮食、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形成"药物-生活"协同防线。
二、应急救心:关键时刻的黄金四分钟
当心绞痛突发时,复方丹参滴丸可发挥"急救先锋"作用。典型表现为胸前区压榨性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半卧,同时舌下含服两粒药物。其舌下黏膜吸收设计,使药效像"消防栓"般快速直达心脏,较口服给药提速3-5倍。但需明确两点禁忌:一是若15分钟内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必须立即就医,警惕心肌梗死可能;二是不能与硝酸甘油等西药急救剂随意联用,避免血压骤降风险。建议患者随身携带药物并标注有效期,如同携带"心脏保险单"。
三、运动前预防:动态防护的科学策略
对于有运动需求的患者,建议在热身结束后、正式运动前30分钟加服一次常规剂量(两粒)。这相当于为心脏提前配备"运动缓冲垫",通过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来预防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但运动强度必须严格控制在"能边活动边正常对话"的中等强度,避免篮球、短跑等爆发性运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闷、冷汗等预警信号,应立即执行"STOP原则":停止运动(Stop)、服用急救剂量(Take pills)、观察反应(Observe)、寻求帮助(Professional)。
特殊人群的精细化用药
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服药后的血糖波动,因活血类中药可能增强降糖药效;肝肾功能不全者建议将每日总量分四次服用,减轻代谢负担。所有长期用药者每3个月应复查凝血功能,防止出现"药物性血稀"现象。记住,药物保养如同"血管瑜伽",需要专业医师定期调整"体式"——即用药方案。
通过日常保养的涓涓细流、应急救心的雷霆手段、运动防护的未雨绸缪,复方丹参滴丸的三维应用体系,最终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跨越。患者需建立"用药日志",记录每次发作诱因与药效反应,这将为医生优化方案提供关键数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