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油性发质科学护理指南

时间:2025-06-17 17:53:36

油性发质的人群常常陷入两难困境:头皮刚洗完就泛起油光,发丝扁塌贴头皮,甚至伴随瘙痒和脱发。民间流传的“十油九秃”说法虽略显夸张,但确实反映了油脂分泌失衡与脱发之间的潜在关联。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专家指出,过度活跃的皮脂腺会堵塞毛囊,引发炎症反应,长期可能加速毛囊萎缩。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需从科学认知发质特性入手,建立精准护理体系。

油脂过剩的根源:不只是清洁问题

油性发质的核心矛盾在于头皮皮脂腺分泌亢进。高温环境、激素波动或不当护理都会刺激皮脂腺,形成“越洗越油”的反馈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头皮油腻与头屑常互为因果——马拉色菌以皮脂为食,其代谢产物会引发角质层异常脱落。这种微生物失衡状态若持续,可能发展为脂溢性皮炎,进一步加剧脱发风险。

控油洗发水的选择法则

清洁力与温和度的平衡是选择洗发水的关键。含吡啶硫酮锌(ZPT)、水杨酸等成分的产品能有效抑制马拉色菌繁殖,缓解头屑问题;而过度追求“深层清洁”的强碱性配方反而会破坏头皮微生态。建议交替使用两种控油型洗发水:一种含薄荷醇等清凉成分即时去油,另一种含烟酰胺调节皮脂腺活性。实验证明,定期更换洗发水品牌可降低头皮耐受性,维持控油效果。

洗护实操中的黄金标准

水温调控往往被忽视。40℃以上的热水会激活皮脂腺,建议采用32-38℃的温水预洗1分钟,使毛孔适度张开。洗发时需分区处理:发梢用氨基酸类清洁剂轻柔带过,头皮区域用指腹而非指甲打圈按摩3分钟。2021年《皮肤附属物紊乱》期刊研究证实,隔天清洗能最佳平衡清洁需求与屏障保护。对于健身人群等特殊情况,可局部使用干发喷雾吸附油脂,避免每日过度清洗。

被低估的护发行为经济学

电吹风高温档位会使毛鳞片翘起,加速油脂氧化。建议在吹发前喷涂热保护剂,保持出风口距头皮30cm以上。夜间护理同样重要——真丝枕套能减少睡梦中头发摩擦产生的静电吸附灰尘。每周1次粘土面膜深度护理可吸附毛孔残留油脂,但需避开含有矿油的护发素,这类成分易在发根形成封闭膜。

从头皮到发梢的系统管理

油性发质人群应建立“分区护理”意识:头皮侧重控油抑菌,发中至发尾需补充小分子透明质酸维持水分。饮食上增加维生素B族摄入可调节皮脂代谢,而高GI食物会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间接促进油脂分泌。当出现异常脱发(每日超100根)或红肿结痂时,需及时进行毛镜检测,排除雄激素性脱发等病理性因素。记住,健康的头皮环境是发丝强韧的基础,精准护理远比盲目去油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