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湖南卫生职称新政策揭秘!晋升必看指南

时间:2025-01-09 15:15:09

云平文化-湖南省.jpg

初、中级职称

一、初级职称

医士(师):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士职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参加中医医师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

护士(师):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可视同取得护士职称;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一年,可直接聘任护师职称。具备大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3年;或具备中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5年,可参加护师资格考试。

药(技)士: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可参加药(技)士资格考试。

药(技)师: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或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或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二、中级职称

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具备博士学位,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7年。

公共卫生类别主管医师:具备博士学位并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护师:具备博士学位并注册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注册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药(技)师: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高级职称

2024年湖南高级职称评审依据关于印发《湖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

副高级职称

(一)副主任医师

1.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治(主管)医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受聘担任主治(主管)医师职务满7年。

2. 工作量要求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附件1中附表1)方可申报高级职称。

3.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公共卫生类别: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4. 工作业绩要求

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参评人员提交1-3项任现职以来符合以下条件的代表个人标志性工作业绩的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参与的本专业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报告,获得的科技成果奖或教学奖励等。

(2)作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3)结合本专业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标注有“共同(并列)第一”,或与第一作者“共同(同等、相同)贡献”等字眼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认定排名第一位,共同通讯作者仅认定排名最后一位。

(4)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

(5)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发行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参与研究并形成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或诊疗指南;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含住培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本专业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二)副主任护师

1.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7年。

2. 工作量要求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附件1中附表1)方可申报高级职称。

3.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正确按照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熟练掌握本专科病人的护理要点、治疗原则,能熟练地配合医生抢救本专业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4. 工作业绩要求

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参评人员提交1-3项任现职以来符合以下条件的代表个人标志性工作业绩的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参与的本专业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报告,获得的科技成果奖或教学奖励等。

(2)作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3)结合本专业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标注有“共同(并列)第一”,或与第一作者“共同(同等、相同)贡献”等字眼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认定排名第一位,共同通讯作者仅认定排名最后一位。

(4)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

(5)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发行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参与研究并形成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或诊疗指南;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含住培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本专业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三)副主任药师

1.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7年。

2. 工作量要求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附件1中附表1)方可申报高级职称。

3.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对临床用药结果做出准确分析,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处方和医嘱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提出临床用药调整意见。具有指导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 工作业绩要求

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参评人员提交1-3项任现职以来符合以下条件的代表个人标志性工作业绩的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参与的本专业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报告,获得的科技成果奖或教学奖励等。

(2)作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3)结合本专业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标注有“共同(并列)第一”,或与第一作者“共同(同等、相同)贡献”等字眼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认定排名第一位,共同通讯作者仅认定排名最后一位。

(4)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

(5)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发行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参与研究并形成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或诊疗指南;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含住培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本专业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四)副主任技师

1.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7年。

2. 工作量要求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附件1中附表1)方可申报高级职称。

3.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4. 工作业绩要求

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参评人员提交1-3项任现职以来符合以下条件的代表个人标志性工作业绩的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参与的本专业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报告,获得的科技成果奖或教学奖励等。

(2)作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3)结合本专业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标注有“共同(并列)第一”,或与第一作者“共同(同等、相同)贡献”等字眼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认定排名第一位,共同通讯作者仅认定排名最后一位。

(4)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

(5)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发行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参与研究并形成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或诊疗指南;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含住培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本专业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正高级职称

(一)主任医师

1.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满5年。

2. 工作量要求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附件1中附表1)方可申报高级职称。

3.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公共卫生类别: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4. 工作业绩要求

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参评人员提交1-3项任现职以来符合以下条件的代表个人标志性工作业绩的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参与的本专业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报告,获得的科技成果奖或教学奖励等。

(2)作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3)结合本专业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标注有“共同(并列)第一”,或与第一作者“共同(同等、相同)贡献”等字眼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认定排名第一位,共同通讯作者仅认定排名最后一位。

(4)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

(5)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发行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参与研究并形成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或诊疗指南;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含住培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本专业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二)主任护师

1.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护师职务满5年。

2. 工作量要求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附件1中附表1)方可申报高级职称。

3.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护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4. 工作业绩要求

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参评人员提交1-3项任现职以来符合以下条件的代表个人标志性工作业绩的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参与的本专业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报告,获得的科技成果奖或教学奖励等。

(2)作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3)结合本专业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标注有“共同(并列)第一”,或与第一作者“共同(同等、相同)贡献”等字眼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认定排名第一位,共同通讯作者仅认定排名最后一位。

(4)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

(5)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发行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参与研究并形成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或诊疗指南;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含住培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本专业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三)主任药师

1.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满5年。

2. 工作量要求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附件1中附表1)方可申报高级职称。

3.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药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 工作业绩要求

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参评人员提交1-3项任现职以来符合以下条件的代表个人标志性工作业绩的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参与的本专业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报告,获得的科技成果奖或教学奖励等。

(2)作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3)结合本专业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标注有“共同(并列)第一”,或与第一作者“共同(同等、相同)贡献”等字眼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认定排名第一位,共同通讯作者仅认定排名最后一位。

(4)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

(5)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发行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参与研究并形成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或诊疗指南;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含住培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本专业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四)主任技师

1. 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技师职务满5年。

2. 工作量要求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附件1中附表1)方可申报高级职称。

3.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技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4. 工作业绩要求

工作业绩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申报参评人员提交1-3项任现职以来符合以下条件的代表个人标志性工作业绩的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参与的本专业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报告,获得的科技成果奖或教学奖励等。

(2)作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3)结合本专业临床实践,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标注有“共同(并列)第一”,或与第一作者“共同(同等、相同)贡献”等字眼以及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认定排名第一位,共同通讯作者仅认定排名最后一位。

(4)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著作。

(5)本人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发行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参与研究并形成本专业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或诊疗指南;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含住培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本专业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作为第一完成人,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破格条件

(一)破格申报基本条件

破格申报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须分别具有副高级、中级职称。同时,任现职以来的年度考核结果须为“合格”及以上,且至少一年的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

(二)破格申报业绩条件

1.正高级职称要求

达到学历(学位)要求,受聘担任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职务满3年,除符合本专业的评审条件要求外,任现职期间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或重大专项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及以上,项目应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2)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及以上,课题应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3)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排名前五)。

(4)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前三)或二等奖(排名第一)。

(5)入选我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及以上、做出重大贡献或承担重要科技项目或获得科研成果者。

2.副高级职称要求

达到学历(学位)要求,受聘担任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满3年,除符合本专业的评审条件要求外,任现职期间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及以上,课题应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2)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及以上,课题应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3)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不少于3项(其中省部级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课题应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4)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排名前十)。

(5)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前五),或二等奖(排名前三),或三等奖(排名第一)。

(6)入选我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及以上、做出重要贡献或承担重要科技项目或获得科研成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