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药店新规解读:1月1日起,购药需知!

时间:2025-01-03 14:06:03

从新年的钟声中,我们听到了变革的脚步。随着2024年1月的到来,中国药品零售行业迎来了一系列新规的实施,这些变化不仅关乎药店的日常运营,更触及到每一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新规的世界,探寻它们的深远意义。

在这波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省内个人账户共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在以往,个人账户的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自己的医疗费用,而如今,这一账户可以惠及更多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甚至兄弟姐妹和祖孙辈。这样的调整,不仅增强了家庭内部的医疗保障功能,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家庭价值的重视和对亲情的温暖关怀。

新规还涉及到了药品经营的多个方面。例如,对于血液制品和细胞治疗类生物制品的经营,药店需要具备相应的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信息化追溯能力。这无疑提高了药品经营的门槛,要求药店在技术和管理上都要有所提升。同时,这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保护,确保他们能够使用到安全有效的药品。

在药品批发领域,新规同样带来了变化。药品批发企业在重新审查发证时,需要达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这不仅要求企业在设施设备上进行升级,更需要通过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达到现代物流条件。这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物流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药品零售环节,新规也做出了细致的规定。比如,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罂粟壳中药饮片时,需要在经营范围中单独标注。这一规定有助于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

除了上述内容,新规还涵盖了地区性药材管理、自助售药机的要求、药品经营监管等多个方面。这些规定的出台,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保障公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在探讨这些新规的意义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它们对于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通过提高药品经营的标准和门槛,新规有助于筛选出那些真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企业,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同时,新规也鼓励了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

当然,新规的实施也给药店带来了挑战。面对更高的要求,药店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药店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但正如那句老话所说:“适者生存”,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此背景下,我们也期待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药店顺利过渡到新的发展阶段。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提供政策解读等方式,帮助药店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规。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药店在提升服务质量、创新经营模式等方面做出努力。

1月1日起实施的这批药店新规,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们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保障和便利,也为药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行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