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维生素A中毒症
时间:2024-12-10 17:29:46
【概述】
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中毒综合征,称维生素A中毒症(Vitamin A toxicity)。最早报千于十六世纪九十年代,北极探险者食北极熊肝后数小时发生头痛、呕吐、嗜睡等症,因人及动物体内的维生素A90~95%贮于肝脏。近年国内由于滥用维生素A浓缩剂,产生中毒症状者不断增多,主要系因家长缺乏合理应用维生素A的知识,认为用量越多越好,医务人员亦缺乏警惕性,值得引起重视。
【诊断】
除上述病史、症状及体征外,X线检查对本病确诊有特殊价值,表现为管状骨造型失常,骨质吸收,骨折;骺板改变及软组织肿胀;骨干处骨膜下新骨形成;颅缝增宽,前囟饱满扩大。
脑脊液压力增设,可达2.55kPa(260mmH2O),细胞和糖在正常范围,有人发现蛋白降低或正常偏低值。如检查血清维生素A,常达1,000~6000μg/L以上。
【治疗措施】
维生素A中毒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停服,自觉症状常在1~2周内迅速消失,但血内维生素A可于数月内维持较高水平。头颅X线征象可在6周~2个月内恢复正常,但长骨X线征象恢复较慢,常需半年左右,故应在数月内不再服维生素A,以免症状复发。应用浓鱼肝油或维生素A制剂时,不可超过需要量。必须用大剂量时,应严格限制用药时间,避免产生中毒症。有人报道孕妇在早期服用维生素A过多,可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因此,孕妇服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000IU。
【临床表现】
维生素A中毒症可分为下列二型:
1.急性型 由于患儿对维生素A的敏感性有个体差异,以及肝脏维生素A储存量不同,中毒剂量可有较大的差异。一般维生素A注射300,000IU,可于数天内产生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前囟膨隆、头围增大、颅疑裂开、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在急性型常见,似因脑脊液量增多或吸收障碍所致。患儿如无神经系统感染征易用,突然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结合摄入大量维生素A病史,信用维生素A后症状迅速消失,诊断可以确立。
2.慢性型 维生素A用量达每日数万单位,如婴幼儿每日入维生素A每公斤体重1500IU,可于数日后产生中毒症状。早期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呈转移性疼痛,可伴有软组织肿胀,有压痛点而无红、热征象,以长骨及四肢骨多见,由于长骨受累骨骺包埋,可导致身材矮小。部分病例有颞部、枕后部肿痛,可误诊为颅骨软化症。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前囟宽而隆起、颅骨缝分离、两眼内斜视、眼球震颤、复视等为此病的另一特征,但较急性型少见。此外,尚有皮肤瘙痒、脱屑、皮疹、口唇皲裂、毛发枯干、肝脾肿大、腹痛、肌痛、出血、肾脏病变,及再生低下性贫血伴白细胞减少等。血碱性磷酸酶多有增高。国外曾报道长期肝脾大可致肝硬变,门脉压增高,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