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征稿启事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28 16:49:40
投稿须知
1.本刊只接受网站投稿,不再接受纸质和邮箱投稿。
2.投稿成功后,当网站状态显示“初审”或收到邮箱回复,请立即支付稿件处理费30元,未寄稿件处理费者,稿件将不进入审稿流程。
支付方式:
1)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点击右下角“支付”进入二维码汇款页面(请务必在汇款时备注稿件编号)。
2)邮局电子汇款(请务必在汇款单附言栏中注明稿件编号),汇款人需写第一作者姓名。
汇款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26号《中国临床护理》编辑部
收件人:《中国临床护理》编辑部
邮政编码:430014
3.本刊审稿期限为2个月。投寄本刊稿件2个月(以稿件回执日期计算)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多投。2个月过后,稿件可自行处理。本刊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4.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编辑部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
5.本刊所有录用稿件,均以纸载体和网络版形式同时出版。不同意网络出版的作者,请勿投稿。稿件刊载后,赠第一作者当期杂志1本。
6.重大研究成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论文,可优先发表,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如已有专利,请附专利证书复印件。
7. 文章署名、顺序及通讯作者需在文内标出,并以最终上传到网站上的修回稿为准,未经修改直接录用的文章以原稿为准。修回稿上传完毕后,作者不得擅自添减作者。论文授权书中署名必须与最终上传稿件中署名一致。
8.凡收到版面费后作者又要求撤稿的文章,版面费将不再退回。
撰稿要求
1.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凡通过研究有数据的文章应做统计学处理。文稿不少于3 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
2.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英文文题排在中文文题下。
3.作者 作者姓名在英文文题下按序排列,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署名以6名以内为宜。作者工作单位应注明全称(到科室),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指定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姓名、邮政编码、电话、单位名称。
4.摘要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中文250字左右),摘要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5.关键词 需标引2~8个关键词。从最新版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也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
6.标题层次 标题层次划分不超过4级。第一级标题为1,第二级标题为1.1,第三级标题为1.1.1,第四级标题为1.1.1.1。编号一律左顶格,不空格。
7.医学名词 以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专业医学名词为准,尚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文译名,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药物名称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使用商品名。新译名词应附外文。
8.图表 能用少量文字说明的内容,尽量不使用图表。图、表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连续编码,注明图(表)序、图(表)题和图(表)注。线条图高度与宽度之比以5∶7左右为宜,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照片图要求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清晰,层次分明。表格一般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
9.计量单位 使用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计量单位使用必须规范,mmHg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与kPa的换算关系。在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应多于1条,如mg/kg/d应写为mg/(kg·d)。
10.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10%~50%不能写成10~50%,20%±1%不能写成20±1%。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每个数值后单位不能省略。
11.统计学符号 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12.缩略语 文题与摘要一般不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RNA、HBsAg、PCR。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首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略语。
13.参考文献 引用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近年公开发表文献不少于10篇。文献应在文中引用处按引用顺序以数字加方括号标注于右上角,并在文末参考文献项内按顺序书写清楚。参考文献中的作者按姓前名后书写,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英文)。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卷、期、起止页,并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与原文核对无误。
14.基金项目 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其项目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