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我国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又能满足基层医生的一般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临床研究”“实验研究”“针刺麻醉”,反映针灸发展的学术水平;“临床报道”“专病治验”“单穴效方”“医案选辑”栏目实用性强、教人以技术;“文献与史料”“综述”“百家园”及“理论探讨”反映学术争鸣与发展;“经络与腧穴”反映经络和腧穴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情况;“针家精要”专门介绍老专家的经验;“专病笔谈”对一个病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寻找治疗该病的规律;“教学园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另外,杂志还登载消息简讯,报道学术动态,介绍新的医疗仪器,刊登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   《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年发行量一直在30万册以上。同时,由于她的权威性和发行量大,吸引了众多的针灸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目前,年收稿量在2000份左右,用稿率为25%。 《中国针灸》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地选用稿件、编辑加工;校对中采用三校互校、主编把关,错字率一直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杂志的学术质量、编辑加工水平都达到了同类杂志的较高水平,得到了期刊界的好评。1995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我刊获得二等奖;在1999年进行的第二届评比中,获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并于2002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5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摘(MEDLINE)收录。

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

时间:2023-04-13 15:37:40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指出,全球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和学习危机,迫切需要教育变革,必须充分发掘数字变革的力量,确保将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作为一项共同利益提供给所有人。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和2030年教育目标的实现。

  本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倡议:

  一、加强政策对话沟通。政策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关键保障。我们倡导各国加强教育数字化政策对话,就教育数字化的新理念、新战略,以及规划、标准、监测评估等广泛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增加教育数字化投入,共同激励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教育数字化变革,共同探讨有效政策以弥合数字教育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包容、提升教育质量并确保数字化应用符合安全与伦理规范。

  二、推动基础设施联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前提。我们倡导在数字教育基础设施体系设计,数字教育平台、智慧校园、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以及安全技术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数字教育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同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球智慧学习环境。

  三、推进数字资源共享。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是缩小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的关键一招。我们呼吁面向多样化需求,各利益相关方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合作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让更多人参与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惠及范围更加广泛,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地区和群体,确保教育公平包容。

  四、加强融合应用交流。应用是教育数字化最根本最强大的动力。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具有催生新的教育形态、革新教与学关系、推动治理方式变革的巨大潜力。我们呼吁加强教育数字化应用最佳实践的交流,鼓励各国、各利益相关方协同开展数字技术教育应用循证研究,合作开展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应用创新,协作探索数字时代人才培养新方式、数字教育治理新模式,共同推动数字教育加速迭代升级。

  五、开展能力建设合作。能力建设是教育数字化变革成功的有效保障。我们呼吁各国和利益相关方,在教师与管理者培训方面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共享培训资源,合作开发教师数字化备课授课解决方案,共建学生数字能力培养课程和教师教育数字图书馆,合作开展面向妇女、女童和残障群体的数字教育的能力建设。

  六、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国际合作是全球教育变革特别是数字化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呼吁各方一道,共同办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打造国际交流合作长效机制与平台;共同推动建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打造全面、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南北南合作,优先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地区和小岛屿国家。共同关注解决数字教育发展中青年面临的问题,充分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潜能,携手打造全球数字教育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教育美好未来。